引言: CWT 提供了傳福音的訓練,傳福音很重要,耶穌在太 28:19-20 的大使命說:所以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子聖靈的名,給他們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「去」是去傳福音,耶穌基督要我們去傳福音,這是每一位基督徒的責任。不但要「去」,更要「使」,「使」是使人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!必須我們自己是耶穌基督的門徒,才能使人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。「去」是第一步動作,是開始,「使」是一個過程,結果是人人作耶穌基督的門徒,既然如此,CWT 傳福音的訓練就非常重要,這個訓練教我們、装備我們如何「去」向人傳福音。在使徒行傳中,安提阿教會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教會,它是由一群平信徒組成的一間教會,起初這間教會沒有一位來自耶路撒冷的使徒、或是一位執事,但它是一個成熟的教會,許多人一提到安提阿教會,就想到這是一個興旺福音的教會。安提阿教會如何是一個興旺福音的教會呢? 1. 平信徒開始福音大使命 (11:19-21) 2. 平信徒有效的福音策略 (11:20) 3. 平信徒追求與教會合一 (11:22-24) 4. 平信徒全備的門徒訓練 (11:23,26) 5. 平信徒影響生命的事奉 (11:24-26) 6. 平信徒愛心行動的事奉 (11:27-30) 結論:安提阿是第一個“猶太人與外邦人合一”的教會、第一個“以愛心行動幫助耶路撒冷母會”的教會、第一個差派宣教士“向萬民傳福音”的教會。安提阿教會活出“主內不分彼此、對內愛心幫助、對外廣傳福音”的美好典範。
國語堂今年的主題是【從心出發.從靈開始.享受關係.活出福音】。心是非常重要的!心是心態,是一個人裏面的想法、動機、情緒,能夠直接影響外面的言語與行為。箴言4:23 節叮嚀我們:「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。」「保守」是看顧、守護和守衛的意思,聖經『當代譯本修訂版』的翻譯是「要一絲不苟地守護你的心,因為生命之泉從心中湧出。」「從心出發、從靈開始」走的就是生命根源之路。耶穌說:「凡好樹都結好果子」(馬太福音7:17),強調著重的是我們對上帝與對人內心的態度。作基督的門徒 並天國的子民要額外留心,常常察驗我們的心、動機、內在的態度,因為內在永遠重於外在。 A. 哀慟與喜樂的結連 — 「哀慟悲傷的人是快樂的!?」 B. 為了甚麼哀慟悲傷 1. 為自己犯的罪哀慟悔改 2. 被死亡觸動而哀慟流淚 3. 為軟弱的肢體哀慟痛苦 4. 為世人的光景哀慟憂傷 C. 哀慟是靈裡貧窮的表現 D. 處理哀慟就是處理罪 — 認罪、饒恕 E. 哀慟而得著安慰的人是有福的人 「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,就是發慈悲的父,賜各樣安慰的神。我們在一切患難中,他就安慰我們,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。」(哥林多後書1:3-4)
詩篇權威學者 Woensdregt 博士,從神學和靈修(牧養)的角度,分析詩篇的內容,把它歸納為三類,orientation(根源上帝),disorientation(偏離根源)new orientation (重歸根源)。根源上帝的詩篇,表達對神的信靠,敬拜和感恩。偏離根源,是描述神的兒女,偏離了神,面對逆境和苦難,內心的困惑、掙扎、哀傷、憤怒和祈求。重歸根源,詩人經歷了神,明白神的心意,重建信心,獻上感恩和讃美。掌握了解讀詩篇的這一把鑰匙,我們來思想詩篇九十篇。 (一)根源于上帝的信心(詩 90:1-2) 1. 神是我們永恆的居所 2. 神是永恆常存的上帝 (二)偏離上帝的困摬(詩 90:3-10) 1. 塵土 2. 短暫 3. 無奈 4. 驚惶 5. 虛空 (三)關鍵轉折(詩 90:11,12) 1. 深刻反省 2. 求祢指教 3.…
「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;有一子賜給我們。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;他名稱為「奇妙策士、全能的神、永在的父、和平的君」。 (賽9:6 )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」(約3:16)。這是神從永恆向世人宣告的應許,神承諾賜給人類最寶貴的-[救恩]。 耶穌為這計劃來到這世上,祂完成了使命。耶穌在世上僅短短三十三年半,之後誰是傳揚「天國使命」的承接者呢?為這事耶穌尋求天父的旨意,經過整夜禱告後,祂揀選了十二位門徒,稱他們為使徒,在地上展開基督國度的擴展工作。於是,這偉大的使命傳承從耶穌升天後直到今日,仍然要持續興旺-[主的門徒們,要將福音傳遍天下,直到主再來。] 一、耶穌上山整夜向父神禱告 • 決定的時刻 • 求父神旨意 二、耶穌揀選十二位國度使徒 西門 Simon (彼得) 安得烈 Andrew 雅各 James (西庇太的兒子) 約翰 John (雅各的兄弟) 腓力 Philip 巴多羅買Bartholomew (拿但業) 馬太 Matthew(利未) 多馬 Thomas 雅各…
國語堂 2022 年主題:『從心出發,從靈開始,享受關係,活出福音』。一方面寓意期待經歷這場漫長新冠病毒疫情後,我們可以靠主恩典得以重新出發;有許多的事工都好像要從零開始一樣;同時,小組事工推動的目的就是要我們在主的愛中,享受甜蜜肢體團契的關係,在這時刻,我們必須同心合意,活出福音,領人歸主,為主作美好的見證。 「登山寶訓」(馬太福音 5-7 章)是耶穌教導有關天國一系列重要的真理,是每一名天國公民必須恪守的生命和生活的準則。史托得(John Stott)牧師稱之為『基督徒式的反文化』,遵行的人可以活出神國度的生命,一個既是完全人的生命卻同時又活在神管理下的生命。「登山寶訓」以「八福」(馬太福音 5:3-12)作為引言,以「從心出發,從靈開始」的方向吩咐每一名天國公民「要完全,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。」(馬太福音 5:48)。「八福」不是八種分開獨立天國公民的品德,像加拉太書 5:22-23 所講的聖靈所結的果子一樣,是每一位跟隨基督的人都必須追求靈命成熟相關相連的生命目標;是每一名天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,也是他們可以享受的權利和福祉;有「天國是他們的」期望,也有「必承受地土」的應許;是現在的,又是將來的,可以得嚐初熟的果子,至終更有完全美滿的豐收。 A. 「有福」是「快樂」和「蒙福」的意思。 ˙ 一個遵行神話語的人是一個有福的人。 ˙ 蒙福的人像「一個人在迷路時,有人指點或帶領他走 一條正確回家的路,這是極大的喜樂!」 B. 沒有快樂,不蒙福的真正原因 — 人不以神為神而自己想 要做神。 C. 虛心的人是心靈貧窮的人: ˙ 屬靈的貧窮乃是承認自己是一無所有,必須完全倚賴神的憐憫。 1. 心靈貧窮的人謙卑地承認我需要幫助 2.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