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眼前要務 • 誰與你對話 • 耶穌是生命之道 • 莊稼已熟 結語:你當作出何種回應?
但以理書的神學主題:「上帝乃是人類歷史的主宰,祂永遠掌權。」在人類的歷史中,有一個國家是受到敵人三次的侵略之後而滅亡,就是猶大國。主前 606 年猶大國受到巴比倫第一次的攻擊,有一批人被擄到巴比倫。九年之後,主前 597 年受到第二次的攻擊,又有一批人被擄到巴比倫。十一年之後,主前 586 年受到第三次攻擊,耶路撒冷城被攻陷,一大批人被擄到巴比倫;猶大國的歷史只有短短 345 年,神藉著耶利米先知預告他們將滅亡的信息,應驗了,猶大百姓被擄到巴比倫。今天我們要從但以理書來看上帝在歷史中的掌權,看但以理如何在艱難的環境裏,用堅定的信心作出勇敢的抉擇?如何在艱難的處境中,用信心選擇不被玷污的生活?因此得到了上帝的賜福。 一 、以信心作出勇敢的決定 •敬畏的信心 •聖潔的信心 二、以信心期待上帝的賜福 •僕人的邀請 •上帝的賜福 •國王的稱讚
詩篇 103 篇被稱為是舊約的「奇異恩典」,是一首莊嚴華麗,結構嚴謹的讚美詩。在這一篇詩裡,詩人三次呼唤「我的心 」(1、2、22 節),心就是是靈魂,是生命,是最真實的我,神喜悦祂所揀選的人,「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」(約翰福音 4:23),神喜悅祂所救贖的人,因著經歴神的恩典,從心底深處發出的,心口合一的頌讚,「我們應當靠着耶稣,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给神,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」(希伯來書 13:15) (一)詩人呼喚我們頌讃神 (詩篇 103:1-2) 1. 心被恩感,歌頌上帝 2. 感恩的心,帶來祝福 3. 詩人提醒莫忘神恩惠 - 有人在福中不知福 - 有人忘了神的恩典 - 有人不以為是恩典 - 詩人對恩惠的理解 (二)詩人數算神的恩典 (詩篇 103:3-5) 1. 赦免一切罪孽 2.…
引言:但以理書是一本「信心的手册」,它所記的信心表現非常强大有力。但以理書也是一本「忠心的手册」,對神的忠心、認定不妥協的決心帶來了屬靈及屬世上的大勝利。如果在聖經裡要找一處經文充分表達對神、對信仰的信心、忠心、決心及不妥協。那應該就是但 3:17-18 節了,「即便如此」就是「就算是這樣」;即或不然,就是「即使不是這樣」。就算是落入這樣的景况,我也對神充滿信心,即使結局不是我所期待的這樣,我仍然決心堅定相信神。但以理書裡,在信仰上抱持這樣態度的人,上帝沒有讓這些人失望,上帝拯救他們。 1.即便如此的信心,是面對火焰般試驗 (v10-15) · 信心的背後是真正的勇氣 · 信心的背後是真正的順服 2.即便如此的信心,是相信神必定拯救 (v16-17) · 信心的背後是真正的相信 · 認識神的全能而有的相信 3.即或不然的決心,是無論如何不棄神 (v18) · 決心的背後是真正的忠心 · 為主忠心就是凡事不妥協 4.即或不然的決心,是經歷神子的同在 (v19-25) · 決心的背後是真正的認定 · 真正認定帶來真實的經歷 結論:人若有「即便如此」的信心,也會有「即或不然」的決心。無 論光景如何,信仰的價值,不是建立在環境中有沒有神的賞賜與保 護,而是即便完全沒有神的福份臨到,仍永遠堅定相信依靠神。
在家中,在教會,在社會,在族群間,在國家中,在人與神之間,「和睦」非常必要。詩篇 133 篇對「和睦」的描述是何等地善,何等地美。然而,我們看到現實生活的卻很不一樣。讓我們來認識: 1. 沒有和睦的悲哀 (弗 2:11-12) 2. 成為和睦的代價 (弗 2:13-16) 3. 傳揚和睦的福音 (弗 2:17) 馬太福音 5: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