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今天可以處理兩個問題: (1) 什麼是神的形像? 從另外一個實際的角度去問:我們 image bearer 在表現神什麼特徵?到底從神那裡繼承了什麼?始祖墮落後人類失去了什麼? (2) 這麼跟音樂,甚至是聖樂有什麼關係?音樂是否亦可以反映上帝正確或不正確的形象嗎? 神的形像 Imago Dei • 結構性 Structural • 關係性 Relational • 召命性 Vocational 索倫·祈克果(Søren Kierkegaard)“只有在「神形像」中,人的存在才變得可能…那在什麼情況下,這種存在會發生。祈克果(Søren Kierkegaard)的結論是,這種情況發生在崇拜行為中,或者更具體地 說,每當通過崇拜,我們被勸服「我們其實什麼都不是」。”“…只有當神無盡地成為永恆和無所不在的崇拜對象,而人永遠是崇拜者時,他們才彼此相似。” [Kierkegaard, The Gospel of Suffering,…
引言:彼得前書一開始就指出上帝的選民是在這世上寄居的人,他們不屬於這個會過去的世界,要認定自己是客旅,這世界只不過是一個暫時的居所,上帝已經為祂的子民預備了天上的基業,永恆更美的家鄉。因此,彼得在信中不厭其煩地提醒寄居者要持守這活潑的盼望,在短暫地上寄居的日子裡,努力扮演好上帝兒女這榮耀的身份。 1. 父神審判、公正無私、心存敬畏 (17 節) 2. 基督代贖、無瑕無疪、知道銘記 (18-19 節) 3. 救贖恩惠、穩妥不變、篤信不疑 (20-21 節) 結論:在人生的旅程中,方向的正確與否遠遠比速度的快慢更加的重要。願靠主恩典力量,藉著聖經的真理,時刻調整對準神的方向。
引言:有沒有想過要做皇帝?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,「約西亞八歲登基,在耶路撒冷執政三十一年」(列王紀下22:1)。雖然,他沒有像先祖大衛和所羅門那樣的豐功偉業,但從這一位君王的生命中,可以學習一些重要的屬靈功課。 A. 誰是約西亞? B. 三個屬靈的生命功課: 1. 一個以正確開始的人生 「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,行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,不偏左右。」(列王紀下22:2) 2. 一顆對神話語柔軟的心 「就是聽見我指著這地和其上居民所說的話,你便心裏敬服,在我面前自卑,撕裂衣服,向我哭泣,因此我應允了你。這是我-耶和華說的。」(歷代志下34:27)「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,便撕裂衣服,」(列王紀下22:11) 3. 一份有付諸行動的悔改 • 與神重新立約,遵從神的律法典章 • 拆除一切偶像,燒毀拜偶像的東西 生命應用:聖經給予約西亞王一生的評價乃是「約西亞其餘的事和他遵著耶和華律法上所記而行的善事,並他自始至終所行的,都寫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上。」 (歷代志下35:26-27)要學效約西亞王的榜樣:「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」。
引言:復活可能嗎?保羅在受審中,看出大眾一半是撒都該人,一半是法利賽人,就在公會中大聲說,「我現在受審問,是為盼望死人復活。」,是見証死裡復活的耶穌。撒都該人說,沒有復活,也沒有天使和鬼魂;法利賽人卻說,兩樣都有。「復活」的主題在當時造成極大的爭論,大到兩派人馬可以打起來。當時大起爭吵,千夫長恐怕保羅被他們扯碎了。不止在使徒時期,人們對「復活」有爭論,歷史上,一直到現今,對於「復活」,仍然有爭論。然而福音的核心是復活信仰,真正的信徒一定相信「主的復活」,不止相信,在生命中更應該去經歷復活的主。 1. 認識「主的復活」(徒 23:6 節) 2. 保羅的經歷 a. 向上看(徒 9:3-5;22:6;26:13) b. 向後看(徒 18:9-10;22:17-21) c. 向前看(徒 23:11 ) 3. 經歷「復活的主」 a. 哪些人? b. 如何經歷? i. 渴慕的態度(約 20:11-16) ii. 投入事奉 (徒 1:8)…
引言:耶穌基督十架捨命流血,第三天從死裡復活,成就了赦罪的恩典;照著神的大憐憫,凡信靠耶穌基督的人都可以得蒙神的救贖,成為神的兒女,領受基督裡尊貴的身份,不但有永活的盼望,更有不能朽壞、不能玷污、不能衰殘天上的基業。作為神的子民分散在這世上各處寄居,這世界並非我們永恆的居所,基督徒所擁有的是「既已經,卻仍未」(Already,Not Yet)的盼望與基業;我們必須將這活潑的盼望付諸行動,藉著神的恩典,在人世的道路上努力向著上帝為我們預備好了更美的家鄉邁進。 1. 約束己心並謹慎地盼望(13 節) 2. 不效法放縱私慾的樣子(14 節) 3. 「聖潔」—信徒生活標準(15-16 節) 結論:基督徒是活在「既已經,卻仍未」(Already, Not Yet)這一個巨大的神學張力中。我們既已經在基督裡得到作神兒子的名份(羅 8:15),卻仍在熱切等待得著這兒子的名份(羅 8:23);既已經在基督裡得蒙救贖(弗 1:7);卻仍在等候得贖的日子(弗 4:30);既已經在基督裡成聖(林前 1:2),卻仍在等候神在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使我們完全聖潔, 無可指責(帖前 5:23-24);既已經在基督裡得救(弗 2:8), 卻仍等候有一天從神的烈怒中被拯救出來(羅 5:9);既已 經與基督一同復活了(弗 2:6),卻仍等候號筒吹響的時候 復活改變(林前 15:52)。這就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永恆活潑 的盼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