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教會今年的主題中有「享受關係」,「關係」包括了個人與神的關係,以及人與人的關係,個人與神的關係是最重要的,也是基本的。作耶穌基督的門徒,就是與基督建立一個持久而順服的關係。個人與神的關係正確,就可以應用在人與人的關係上,也可以真正「享受關係」了。羅馬書1-9 章保羅清楚說明福音的要義,因著基督的寶血救贖,罪人能因信稱義,人就恢復與神的關係,這是個人與神的關係; 12-16 章是保羅對教會生活的勸勉,這是人與人的關係。12-16 章中提到10 次「彼此」,「彼此」是關係的先行詞,唯有二個人以上,才有「彼此」,才有「關係」;彼此建立,彼此同心,彼此接納,彼此勸戒,彼此相愛。教會家庭小組的落實,將使弟兄姊妹們在所屬的小組經歷彼此服事的成長,教會也可以成為真正的屬靈大家庭。 在教會小組裡,弟兄姊妹們可以在主裡; 1. 彼此接納 (羅15:7) 2. 彼此建立 (羅14:19) 3. 彼此同心 (羅15:5-6) 4. 彼此勸戒 (羅15:14) 5. 彼此相愛 (羅13:8) 結論:連同現今的家庭小組,教會計劃不斷的成立新的、地區性的家庭小組,目標是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屬於一個家庭小組,有一個屬靈的家,所有家庭小組都能連於教會,從上更連於基督,使神的名能得榮耀。
基督的救贖是「出死入生」的恩典。「耶穌受害而死是為了 我們的過犯,祂復活是為了使我們成為義人。」(羅馬書 4: 25, 聖經當代譯本修訂版)因著耶穌十架上受死,接受的人罪得赦免; 因著耶穌從死裡復活,相信的人得以稱義。『浸禮』是這個「出死入生」基督信仰的完美記號,表徵相 信接受耶穌為救主的人,與基督同死、同埋葬、同復活的經歷;『浸禮』是個公開的聲明,宣告一個人全然相信基督在十架上的 犧牲代贖,接受基督復活帶來的新生命與盼望。 1) 浸禮是歸入基督的死 2) 浸禮將「舊人」埋葬 3) 浸禮表徵與基督同活 『所以,弟兄們,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,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 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;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 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』(羅馬書 12:1-2)
又說:「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,被長老、祭司長、和文士棄絕,並且被殺,第三日復活。」耶穌為什麼來到世上?祂人生旅程的目標在哪裡?耶穌為了「死」而來,祂謙卑降生為人,代替罪人死在十字架上。耶穌「復活」,為要引領信靠祂的萬民,進入榮耀的永恆。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根本,復活是榮耀的永恆。 一、榮耀的王耶穌進入世界 • 君王進城- 受膏的主(太 21:9 ;亞 9:9) • 潔淨聖殿- 公義的主(可 11:15-17) • 預言末日- 審判的主(太 23:37-39,24: 1-2、7-8,29-30) • 設立主餐- 立約的主(太 26:26-29) 二、得勝的王耶穌進入永恆 •釘十字架- 受死的主(路 23:44-46 ;約 19:30 ;希 2:14) •…
經文:馬太福音 5:8「清心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得見神。」引言:心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,心若受損,停止跳動,生命即危在旦夕。古代的護心鏡,或現今的防彈背心,就是戰爭中保護心臟的重要裝備。古人以心作為思想的器官,因此,心在許多不同的語言文化中也就成為中央、樞紐和主要的意思。心是人的知、情和意,引申為心思、思想、意念、感情、性情、思慮和謀劃。心也更是人行動的泉源,泉源濁,水就不清;泉源苦,水也必苦。聖經智慧書箴言 4:23 慎重地提醒我們:「你要保守你的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,是由發出。」「登山寶訓」(馬太福音 5-7 章)是天國君王耶穌給祂的子民生命的指引。「八福」的 虛心、哀慟、溫柔、飢渴慕義、憐恤人、清心、使人和睦、為義受逼迫是基督門徒必須具備的屬靈心,缺一 不可。 A.耶穌極其重視我們的心 B.「得見神」是甚麼意思? a.蒙主允許得見神的面 b.虔誠敬畏得見神榮耀 c.領受獲得神恩典幫助 C.「清心」是甚麼意思? a.手潔心清 (詩篇 24:3-4) b.不心懷二意(雅各書 4:8) D.「清心的人」如何「得見神」? 禱告: 「神啊,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,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。」(詩篇 51:10)
是誰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?從歷史的記錄,當年的羅馬巡撫本丟比拉多(Pontius Pilate)在猶太宗教領袖(公會)祭司長、文士、長老和群眾的強暴要求下,作出了最終的判決,將耶穌交給他們釘十字架。這是史上最不公義、最醜陋、最悲鄙的審判,似乎這些人是殺害耶穌的共謀者。然而,聖經說:「我們都如羊走迷;各人偏行己路;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(賽 53:6)。神在創世以前就命定了,「他既按著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,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,把他釘在十字架上,殺了。」(徒 2:23)。所以,耶穌是為了背負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,為了成全救贖的使命。然而,耶穌說:「人子固然要照所預定的去世,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。」(路 22:22)。惟獨,堅定相信耶穌的人,必得勝得救。 一、失去焦點錯用權柄的人 ‧彼拉多 (路 23:4、14、22) ‧希律安提帕 (路 23:8) ‧祭司長、文士、長老 (路 23:2,10,21,23) ‧群眾 (路 23:21, 23:太 27:20) 二、仰望父神順服使命的主 ‧王的身分 (路 23:3; 約 18:37) ‧成全使命 (賽 53:3-5; 希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