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每年不同的節期,以色列人都會按照神話語的吩咐,各自從家中出發,徒步走向錫安山上的聖城耶路撒冷去守節,詩篇120 篇至 134 篇共 15 首類屬上行之詩,是上帝的子民在朝聖之旅中所頌唱的詩歌。詩篇 133 篇是大衛寫的,在短短三節的經文中,以家庭喻意神的兒女和諧合一的善與美,又透過膏油的「澆」和「流」並甘露的「降」,教導眾人如何活出這份美善。 1. 像家一樣的肢體生活 「看哪,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,何等地美!」 ˙和睦和諧 — 又善又美 2. 像膏油般的肢體生活 「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,流到鬍鬚,又流到他的衣襟;」 ˙馨香柔和 — 聖潔治癒 3. 像甘露般的肢體生活 「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;因為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 定的福,就是永遠的生命。」 ˙沛然滋潤 — 豐饒分享 膏立是被神分別出來,甘露是從天而降,在基督裡的合一是神所賜的恩典,就讓你和我盡各人的本份來「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」(以弗所書 4:3)。
一個國家的興盛與衰敗、蒙福或遭禍,都取決於她對上帝忠貞的信仰;上至國家民族下至家庭個人,其道理都是一致。以色列民族在約書亞時代之後,有一段黑暗的歷史。大約在主前1400 年左右,他們落在罪的漩渦裡,不斷地打轉打轉,轉了將近350 年。因為新一代的人不認識神,隨從外邦人的生活、習俗、和信仰-拜假神,就是聖經中的士師記時代。神的使者從吉甲到波金審判以色列人,他們就痛痛地哭泣了。一個時代的基督徒,對信仰最重要的使命,就是傳承敬畏神忠貞的信仰。家蒙福,社會蒙福,國就蒙福。 一、離棄神誡命的代價 ˙ 神離開 ˙ 災難來 二、不認識神的新一代 ˙ 不認神 ˙ 拜假神 結語:為下一代的敬虔守望禱告、傳遞傳承。
經文: 引言:今天是我們教會第 53 屆個人持續佈道訓練,Continuing Witness Training,簡稱 CWT 的推廣日。一年兩屆的 CWT,表示今年已經邁入第二十七個年頭,過去参與 CWT 被訓練能夠有效傳福音的弟兄姊妹們已經超過 600 位以上,因著 CWT 個 人佈道關懷而信主的人更是非常的多。每一位基督徒應該都是一位傳福音的使者,然而向人傳福音需不需要預先作一些準備、或者接受個人性的傳福音訓練呢?答案是明顯而且肯定的。一個能夠傳福音的人應該是我們羨慕的,因為一個能夠傳福音的人,在他的生命中,是能夠更耹聽聖靈的聲音,更順服聖靈的帶領,是滿有聖靈經歷的。今天要看的經文中,一位傳福音的人,聖經稱他為「傳福音的腓利」,他原本被選為管理飯食的執事,然而他也是初期教會中最早期的宣教士,因為神使用他到撒瑪利亞傳福音,又讓他成為向外邦人傳福音的第一人,他是一位福音的使者;他傳福音的經歷更是奇妙的經歷,你我應該也都是傳福音的人,因為傳福音的人能夠: 1. 願意聆聽、順服聖靈的帶領 (v26-29) 2. 願意看見、拯救靈魂的需要 (v30-35) 3. 願意經歷、明白應許的應驗 (v36-39) 結論:「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。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,就要常作準備,以溫柔、敬畏的心回答各人。」(彼前三15)我們要常作準備,隨時預備好與人分享福音與信仰。無論問的人是出於任何心態,我們要以溫柔和敬畏神的心回答。盼望我們都能参與 CWT 訓練,使我們都能成為傳福音的人。
引言: 主耶穌禱告說:「認識祢-獨一的真神,並且認識祢所差來的耶穌基督,這就是永生。」(約翰福音17:3);因此,認識神的人也必定認識基穌基督。使徒保羅擁有優秀的家族遺傳特權,曾經接受最良好等級的教育,再加上在宗教、政治的傑出成就及社會上崇高的地位,若有任何人可以憑自己的行為得到上帝救贖的恩典的話,保羅必然該是其中一位。這一切在世人眼中有著超越價值的條件,保羅卻說:「然而,以前對我有益的事,現在因基督的緣故,我已經把這些事看作是損失。不但如此,我甚至把一切都看作是損失,因為我把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看為是至高無上的。我為基督耶穌損失了一切,而且把一切都看作是糞土,為要贏得基督」(腓立比書3:7-8)。保羅知道得救是唯獨恩典,他說:「並且要被認定在祂裡面——不是擁有那本於律法的自己的義,而是擁有那藉著信基督而來的義,就是來自神、基於信的義」(腓立比書3:9),因此,他宣告自己生命的目標:『我渴望認識基督和祂復活的大能,與祂一同受苦,甚至到死的地步,這樣我無論如何都可以從死裡復活』(腓立比書3:10-11)。邀請大家一同學習保羅這一份生命終極的渴望,使「認識基督」也成為你與我人生的目標。 A. 認識基督(10 節上) ˙因著對基督的愛而渴望更深、更廣、更多的認識祂 B.認識基督的大能並認識與祂團契(10 節中) ˙認識基督復活的大能 ˙在祂的苦難裡相契合 C. 效法基督到死的地步(10 節下) ˙不斷地與基督同死同復活 D. 可以從死裡復活(11 節) 生命應用: 對耶穌基督的認識是建基於與祂愛的關係上,當你愈認識基督,你就愈愛祂;當你愈愛祂,你就愈認識祂,在每天的言行中活出神多少,就是認識神多少的明證。
引言: 上帝吩咐摩西按著山上所指示建造的會幕,在以色列出埃及之後的第二年正月初一就立起來了, 會幕以及之後所建的聖殿,隨著以色列人,有1400 年之久,會幕或聖殿的內容是一樣的,雖然建築的材料不同、大小也不同,但其中六件器皿是一樣的,分別是約櫃、金香壇、桌子、金燈臺、洗濯盆及祭壇。這六件器皿神一一說明,缺一不可;這些器皿被膏油抹上成聖之後,立起的會幕,神的榮光就充滿了會幕,耶和華的雲彩帶領以色列人向前行;會幕是以色列人敬拜上帝、與上帝相會的地方,會幕的建造就是事奉上帝、上帝同在的具體表現; 所以會幕代表上帝的同在。在新約,屬靈的會幕就是教會,所以在舊約,這麼重要又聖潔的會幕,會幕中這六件不可少的器皿對於在新約的我們,表達什麼意義呢? 1. 約櫃 ( 40: 3; 9) 2. 金香壇 ( 40: 5; 9) 3. 桌子 ( 40: 4; 9) 4. 金燈臺 ( 40: 4; 9) 5.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