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「教會」這個名詞在馬太福音出現了兩次,第一次是在第 16章第 18 節,是新約聖經最先出現的地方,是主耶稣第一次講「教會」兩個字,18-19 節對「教會」有了清楚的解釋,在此之前,主耶稣都講天國,主耶穌傳道說「天國近了,你們應當悔改」,中文合和本「天國」或「神的國」在馬太福音出現了 41 次,所以「天國的福音」是作者馬太在馬太福音中强調的重點,馬太福音也是耶稣帶領門徒的訓練手册,中文合和本「門徒」在馬太福音出現了 85 次,這些被耶稣呼召的門徒,從不明白到真正明白,成為耶稣基督真正的門徒;這些門徒們,也就是天國的子民,都是活石,聚集在一起成為「教會」,敬拜天國的君王;並傳揚天國的福音!帶領更多的人進入教會,成為主的門徒,並成為天國的子民。所以一個健康、屬靈上得勝的教會是以門徒為導向,敬拜為中心的教會。 1. 天國與教會 (v18-19) 2. 教會是 a. 天國的子民组合在一起,敬拜天國的君王 b. 被主呼召出來的人 c. 屬於主的人 d. 門徒們聚集在一起,活石被建造 3. 屬靈爭戰而得勝的教會 (16:18-19) a. 陰間的權柄,不能勝過他(教會) (16:18) b. 天國的鑰匙…
登山寶訓的結尾,主耶穌提出了要遵行天父旨意的要求。你選擇真心的跟隨順從嗎? 1. 兩條路、兩扇門 (太 7: 13-14) - 你在哪條路上? 你進門了沒有? 2. 兩種樹、兩樣果 (太 7: 15-20) - 你的生命有真的改變和結果? 3. 兩種人蓋房子 (太 7: 21-27) - 你生命的根基在那裡? 能進天國的考驗不是我們怎樣看自己,或別人怎樣看我們,而是神會說什麼。我們應當怎樣為這「審判」作準備呢?答案就是:
腓立比書背景: 在第二次的宣教之旅,保羅和他的團隊回應了馬其頓的呼聲(使徒行傳 16:6-10),來到了腓立比。因為傳福音的緣故,他們遭受殘酷的逼迫,被關在監牢裡,腓立比教會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所建立的。十年後,保羅再度因信仰的緣故,在羅馬被監禁,他 心中非常想念腓立比的弟兄姊妹,於是就寫了腓立比書這封信。保羅與腓立比教會在基督福音上有著密切的伙伴關係,信中除了感謝教會多年來給予他在傳福音的事上的關懷與饋送外,更多方的鼓勵信徒,不論在任何的環境中,行事為人要與福音相稱,要 站立得穩,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。 A. 在福音中團契活出愛(腓立比書 1:1-8) 1. 愛活出來的態度是謙卑(1 節) 2. 愛的氛圍生出合一的心(1-2 節) 3. 愛的功課是接納多元化(1-2 節) 4. 愛的表達是親密的行動(3-4 節, 7-8 節) 5. 真誠的愛要提供安全感(5-6 節) B. 為屬靈生命成長代求(腓立比書 1:9-11) 1. 屬靈生命的成長(9…
耶穌和門徒在船上,忽然起了暴風,船被捲在浪裡,門徒們驚惶失措,向主呼喊:「我們快喪命啦!」。耶穌從睡中起來,祂責備門徒們沒有信心,因他們小信並膽怯。耶穌隨即轉向風和海,命令它們平靜吧!風和海就大大的平靜了。在這個邪惡動盪的世代/世界,將會帶來更頻繁、甚至更大的風暴;在人生的道路上,也必會有突來的風暴,當如何面對?不論風暴有多大,有主同在就是平安,有主同在就有信心,有主同在就得能力;主永遠與我們同在,主與我們同在一條船上。當風暴來臨時,沈著、安靜、倚靠聖靈,將信心化為行動,勇敢向前邁進。 一、 驚慌失措的吶喊-喪命啦! 1. 暴風忽然侵襲 2. 完全失去信心 二、 平靜安穩的能力-靜了吧! 1. 暴風中的平安 2. 風和海也聽祂 結論: 不論風暴有多大,主永遠與我同在。
去年 2020 年的目標是:領人見耶穌,為主作見証。為主作小事,看主行大事。我們去年有領人見耶穌,為主作見証嗎?如果没有,今年 2021 新年新目標仍然可以是:領人見耶穌,為主作見証。為主作小事,看主行大事。小事與大事?人做小事,神做大事,我們願意為主作小事嗎?從舊約到新約,可以看見神的作為樂意要人的参與。 1. 人盡本份 - 把缸倒滿了水,舀出來,送給管筵席(約翰福音 2:7-8) 2. 同心同工 - 把石頭挪開(約翰福音 11:39-41) 3. 獻主一切 - 五餅二魚全獻上(約翰福音 6:9) 結論:人盡本份,同心同工,獻主一切,之後看見神在其中做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