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親節思想父親的形像和影響力。父親的形像,在聖經中,雖然不像箴言第三十一章把母親的形像描繪的清清楚楚。但的確找不到整章完整的形像。原來上帝本身就是父親的形像;在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,不敢以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為父親,但是上帝卻藉著眾先知告訴以色列民眾,上帝如同父親那樣愛他們。“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,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祂的人。”(詩篇103:13)聖經中很多的記載,上帝用父親來代表上帝自己;上帝用父親對兒女的愛,來描述天父對人類的愛。可見父親這個職份,真正帶著上帝的形像,帶著上帝的尊榮; 是非常高貴的。然而身為父親,我們的形像及影響力是什麼? 1.父親要記念神的拯救 (4:15-18) 2. 父親要宣揚天父的作為 (4:22-24) 3. 父親要影響自己的兒女 (4:21) 結論: 我們心中所重視的是什麼?我們一生所花的精力建造的是什麼呢?為什麼去建造呢?我們在孩子面前的形像是什麼?什麼可以去影響呢?願神的話向我們的心說話。
引言:使徒保羅在第二次傳道旅程時,首次進入了哥林多(徒18 章)並且在當地建立了教會。大約三年後(主後55 年) 當保羅在以弗所傳道時,他收到從哥林多來的一封信,告訴他哥林多教會內出現了嚴重困難,並向他提出一些關於基督徒操守的問題。為了回答這封信,保羅就寫了哥林多前書。信中所提的問題,有不少至今仍在教會中出現。保羅對這個滿有恩賜但還在“吃奶”、屬肉體的年輕教會,寫了他所有書信中最長的一篇,他試著將一個世俗化和屬肉體的教會糾正過來。教會處於世上,這是必然的;不過世界進入了教會,這是不應該的。「凡事」,在哥林多前、後書共出現超過20 次,哥林多教會認為「凡事都可行」,產生的是質疑使徒的權柄、嫉妒分爭、分黨結派、放縱私慾、道德敗壞的事。針對「凡事都可行」,保羅指出「凡事」是有原則的,如果違反了這些原則,那就不可行了。 1. 凡事我都可行,但不要受他的轄制 (6:12,20) 2. 凡事我都可行,但要求別人的益處 (10:23-24,31) 3. 凡事我都可行,但要遵守愛的原則 (13:7) 結論:對己有益,對別人有益,遵守愛的原則,凡事以榮耀神為依歸。
引言:教會今年的主題中有「享受關係」,「關係」包括了個人與神的關係,以及人與人的關係,個人與神的關係是最重要的,也是基本的。作耶穌基督的門徒,就是與基督建立一個持久而順服的關係。個人與神的關係正確,就可以應用在人與人的關係上,也可以真正「享受關係」了。羅馬書1-9 章保羅清楚說明福音的要義,因著基督的寶血救贖,罪人能因信稱義,人就恢復與神的關係,這是個人與神的關係; 12-16 章是保羅對教會生活的勸勉,這是人與人的關係。12-16 章中提到10 次「彼此」,「彼此」是關係的先行詞,唯有二個人以上,才有「彼此」,才有「關係」;彼此建立,彼此同心,彼此接納,彼此勸戒,彼此相愛。教會家庭小組的落實,將使弟兄姊妹們在所屬的小組經歷彼此服事的成長,教會也可以成為真正的屬靈大家庭。 在教會小組裡,弟兄姊妹們可以在主裡; 1. 彼此接納 (羅15:7) 2. 彼此建立 (羅14:19) 3. 彼此同心 (羅15:5-6) 4. 彼此勸戒 (羅15:14) 5. 彼此相愛 (羅13:8) 結論:連同現今的家庭小組,教會計劃不斷的成立新的、地區性的家庭小組,目標是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屬於一個家庭小組,有一個屬靈的家,所有家庭小組都能連於教會,從上更連於基督,使神的名能得榮耀。
引言:今天是2022 年的夏令時間主日,兩年前的夏令時間主日是3 月8 號,當時全美新冠狀肺炎染疫的數目只有430多人,但是3 月8 號之後染疫的數目每天以5 到10 倍的速度成長,加州甚至在3 月19 號便宣布居家令,教會也在當天被告知必須停止所有的實體聚會,今天在現場以及在線上的所有人,在一生當中大概也是第一次遭遇了瘟疫的攻擊。時間過的好快,到這星期就整整兩年了,這場瘟疫在美國導致大約八千萬人染疫,將近一百萬人失去生命。盼望今天3 月13 號夏令時間主日之後,疫情就要慢慢過去了。疫情來、疫情去,疫情是一個不幸的事件,然而我們可以從瘟疫中學到功課。為什麼神允許瘟疫臨到我們呢?可能我們會說疫情能過去,就是最高興的一件事了,還要學什麼功課呢? 但是瘟疫本身,從聖經的角度來看,是很嚴肅的,要我們警惕的。 1. 在舊約歷史中,瘟疫總是與人的罪以及神的憤怒有關 2. 瘟疫是歷史,瘟疫也是未來 (路21:10-11;啟6:8) 3. 學到功課的四要 a. 要警醒、謙卑、悔改、禱告 (路21:8;34;36) b. 要安穩 (路21:19) c. 要順服 (申28:15-21) d.…
引言: CWT 提供了傳福音的訓練,傳福音很重要,耶穌在太 28:19-20 的大使命說:所以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子聖靈的名,給他們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「去」是去傳福音,耶穌基督要我們去傳福音,這是每一位基督徒的責任。不但要「去」,更要「使」,「使」是使人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!必須我們自己是耶穌基督的門徒,才能使人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。「去」是第一步動作,是開始,「使」是一個過程,結果是人人作耶穌基督的門徒,既然如此,CWT 傳福音的訓練就非常重要,這個訓練教我們、装備我們如何「去」向人傳福音。在使徒行傳中,安提阿教會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教會,它是由一群平信徒組成的一間教會,起初這間教會沒有一位來自耶路撒冷的使徒、或是一位執事,但它是一個成熟的教會,許多人一提到安提阿教會,就想到這是一個興旺福音的教會。安提阿教會如何是一個興旺福音的教會呢? 1. 平信徒開始福音大使命 (11:19-21) 2. 平信徒有效的福音策略 (11:20) 3. 平信徒追求與教會合一 (11:22-24) 4. 平信徒全備的門徒訓練 (11:23,26) 5. 平信徒影響生命的事奉 (11:24-26) 6. 平信徒愛心行動的事奉 (11:27-30) 結論:安提阿是第一個“猶太人與外邦人合一”的教會、第一個“以愛心行動幫助耶路撒冷母會”的教會、第一個差派宣教士“向萬民傳福音”的教會。安提阿教會活出“主內不分彼此、對內愛心幫助、對外廣傳福音”的美好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