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 「在壓力中仍能平靜,在忙碌中仍能悠閑,在失敗中仍能歡笑,在逼迫中仍能屹立,在絕望中仍有盼望,在冷漠中仍有關懷,在困境中仍有出路,在死亡中仍有生命,上帝的兒女何等有福!」這是一首非常優美的聖詩,描述了令人羨慕的人生,這就是成為神兒女的福氣. (一)因信靠主耶穌進入神的恩典中(羅 5:1-2) 因信稱義 進入恩典 (二)因信靠主耶穌享有人生的盼望(羅 5:2-5) 永恆裡的盼望 患難中的喜樂 (三)因信靠主耶穌享受神無比的愛(羅 5:6-11, 8:32) 捨命的愛 賜福的愛 結語:神如此的深愛我們,我們當如何來報答神的恩惠。(詩篇116:13)
Bible Text: 帖撒羅尼迦前書 2:17-20 | Preacher: 鍾世豪牧師 | Series: 2020 主日講道, 全部主日講道 | 使徒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,因為遭受猶太人的苦害被迫與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弟兄姊妹暫時分離,那是「身體離開,心卻沒有離開」,縱然無法面對面實體相聚在一起,只是任何的距離都無法減退保羅對帖撒羅尼迦眾人的思念和關愛。我們應當學效保羅的榜樣,在新冠病毒的隔離下,在暴亂宵禁的日子裡,在居家隔離中仍舊活出主的愛。 1. 身體的分離卻是愈發思念(第 17 節) 2. 撒但的攔阻卻能更加堅定(第 18 節) 3. 所誇的冠冕、榮耀與喜樂(第 19-20 節) 耶穌再來的時候,甚麼是我們的榮耀?甚麼是我們的喜樂?
Bible Text: 彼得前書 2:4-10 | Preacher: 鍾世豪牧師 | Series: 2019 主日講道, 全部主日講道 | 引言:使徒彼得的原名是西門(聆聽者)使我們想起申命記 6:4-9 節的經文(shama)。主耶穌卻給了約翰的兒子西門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彼得(石頭),我猜想當時彼得一定不暸解為什麼主耶穌給他取名叫「石頭」。我想他也一定是再三反覆的思想主耶穌對他說的話,「你是彼得(石頭)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,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」(太 16:13-20)。也許直到他年老寫彼得書信的時候,他才體會到其中的意義,原來每一個信徒都是石頭,都是建造靈宮的活石。 (一)主耶穌是教會的房角石 信靠祂的人必不至失望 棄絕祂的人必然要絆跌 (二)我們同被建造在這磐石上 成為建造靈宮的活石 進入聖潔祭司的群體 (三)靈宮活石的生命操練 是經過雕塑的 (王上 6:7 彼前 2:1-3) 被香柏木遮蓋…
Bible Text: 以弗所書 5:15–17 | Preacher: 鍾世豪牧師 | Series: 2019 主日講道, 全部主日講道 |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後基督教文化的時代,我們面對強大,有組織的新文化的群體,透過政治、媒體和教育的力量,衝擊着基督徒的信仰,迫使基督教慢慢的被邊緣化。面對如此龐大而有組織的力量。基督徒憂心忡忡,有些奮起對抗,有些悲觀看待,有些視若無睹。這是新的問題嗎?其實不然,保羅早就提醒我們。 (一) 因為現近的世代邪悪 1. 邪悪:道德的腐化 2. 帶來對信仰的挑戰 (二)所以我們要謹慎行事 1. 不要像愚昩人 2. 卻要像智慧人 要把握時機(新譯本) 要愛惜光陰(贖回) (三) 要明白神的旨意 1.…
Bible Text: 阿摩司書 7:1-9, 8:1-3, 9:7-15 | Preacher: 鍾世豪牧師 | Series: 2019 主日講道, 全部主日講道, 阿摩司書信息 | 耶和華從錫安吼叫,從耶路撒冷發聲,在那如雷轟般的聲音裡,我們是否聽到上帝聲聲的嘆息?在一連串審判的宣告和刑罰之後還有恩典嗎?在黑幕低垂漫漫的長夜裡,我們還能期盼黎明的曙光?先知阿摩司給了我們什麼答案? (一)上帝「後悔」的慈愛 1. 蝗蟲和大火之災 (摩 7:1-6) 2. 耶和華就後悔 (創 6:6-7; 何 11:7-8; 摩 7:3、6)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