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在感恩節前的主日特別思想「感恩」,帖撒羅尼迦前書 五章十六至十八節「要常常喜樂,不住的禱告,凡事謝恩; 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」,所以聖經 告訴我們,神定了一個“旨意”,這是我們每一位都應該 知道的,是我們所必須遵行的,那就是“凡事謝恩”。 詩篇 136 篇是一篇稱謝詩,全篇充滿了感恩;神的子民 稱謝衪是誰而感恩,稱謝祂的創造而感恩,稱謝衪的救贖 而感恩,稱謝祂的賜與而感恩。 1. 稱謝衪是誰而感恩(v1-3) 2. 稱謝祂創造而感恩(v5-9) 3. 稱謝衪救贖而感恩(v10-20) 4. 稱謝祂賜與而感恩(v21-26) 結論:弟兄姊妹們,盼望我們常存感恩的心,神是無所 不能、無所不知、無所不在的神,祂是配得我們稱謝、 讚美和感恩的。要記住,感恩不是季節性的,而應是 每天的,一生的本分。
引言: 十月初,不止是新年度的開始,也是猶太曆新年的開始;求主讓我們一年又一年、一天又一天,從甦醒、到興起、再到存活。何西亞先知告訴我們,務要認識耶和華,竭力的追求認識他!這不只是頭腦、理性、絞盡腦汁的認識,也是一天又一天、一個季節又一個季節、累積在親密關係中的認識,如同晨光又像春雨那樣真實!在新約中,我們更要進一步像保羅,不但是認識、竭力認識獨一真神,更要以認識耶穌基督為至寶!竭力追求,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要我得著的。(腓立比書3:12) 1. 認識神是等候我們的神(5:15) 2. 神願意等候我們回頭(5:15) 3. 尋求歸向神(5:15-6:1) 4. 竭力追求認識神(6:3,6) 結論:讓我們一天比一天與三一神有更親密的關係(認識)。 祝福大家,在這樣的認識中,被光照、被滋潤!得榮耀、 榮耀神!
悲傷、痛苦、病痛是人生必有的經歷,拉撒路病的快死了,然而耶穌過了四天才來,當時拉撒路已死了,並且已經在墳墓裏四天了。所以當主來的時候,馬大理性上的悲傷,以為太遲了,說「主阿,你若早在這裡」,馬利亞表現感性上的悲傷,俯伏在衪脚前,說「主阿,你若早在這裡」。然而這個神蹟說明神比我們看的更遠,神更願意與我們一起經歷痛苦,而且神將痛苦的過程轉為美好。 1. 神比我們看的更遠 v1-6 2. 神與我們一起經歷痛苦 v17-32 3. 神用痛苦,使之美好 v39-4
引言: 有關係就没有關係,没關係就有關係;保羅與帖撒羅尼迦教會,建立了深厚的關係,保羅愛他們、關心他們。這段經文表達了建立關係背後的心態、方式及行動。 1. 看對方值得驕傲的地方 (2:19-20) 2. 愛心的關懷與行動 (2:17-3:13) a. 不能再忍 (3:1, 3:5) i.想見面 (2:17-18; 3:6; 3:10) ii.怕信徒被患難摇動 (3:2) iii. 想曉得信徒的信心 (3:5) b. 打發提摩太 (3:6) i. 堅固信徒信心 (3:5-6) ii. 勸慰信徒 (3:6)…
引言: 太28:19-20「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這兩節經文非常清楚,我們必須先是耶穌的門徒,才能使萬民作耶穌的門徒,才能使他們成為教導另外的他們, 變成你們。安得烈是耶穌的十二位門徒之一。他的知名度沒有彼得、約翰大,聖經對他的描寫也不多。但是安得烈身上可以看出作為一位門徒不可缺少的品質。安得烈的宣教行動是可以讓我們學習的。 1. 帶領家人 1:38-42 2. 帶領孩童 6:5-10 3. 團隊合作、跨文化宣教 12:20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