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acher: 陳寶聲牧師 | Series: 2016 主日講道 經文:詩篇100篇 A. 按其位置、內容及主題來看,詩篇100篇是詩篇93-99篇這組以 「耶和華作王」為主題的小詩集的總結。 B. 是唯一用「稱謝詩」或「感恩詩」標題的詩篇。當感恩的心化成行動,就成了以神為中心的讚美,因此,這是一首獻感恩祭的讚美詩歌。 C. 它的文法體裁簡單卻富特性,採用希伯來文學的「交叉結構修辭法」:使用7個命令式動詞的對稱關係與語意加強的順序,使讀者能清楚地察覺到,「當曉得耶和華是神」是整篇詩篇的中心主旨,敬拜必須建立在清楚認識獨一真神的基礎上。 D. 在聖樂主日的崇拜中,讓我們集中思想第一和第二節: 1. 應當來到祂(耶和華神)的面前 2. 來到神面前高聲凱旋歡呼,祂是執掌王權的大君王。 3. 來到神面前歡欣敬拜事奉,祂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。 4. 快樂歌唱著來到神的面前,祂是配得我們稱頌的神。 願意我們的生命能像一首美妙的詩歌,時常發出十字架寶貴信息
Preacher: 陳寶聲牧師 | Series: 2016 主日講道 經文: 路加福音5:33-39 引 言: 信靠耶穌乃是一個生命的改變,正如保羅所說:「脫去舊人和舊 人的行為,穿上了新人。」(歌羅西書3:9-10);耶穌用比喻來 教導我們如何過一個棄舊更新的生命。 生命的功課: 1. 舊與新是不相容的。 a)「又舊又新」的生命是絕對不合宜的。 b)「外舊內新」的生命必招致鉅大損失。 2. 為何無法活出一個棄舊更新的生命呢? 總 結: 耶穌所賜的生命是歷久彌新,一天新似一天的(哥林多後書3:16)。
Preacher: 陳寶聲牧師 | Series: 2016 主日講道 經文: 路加福音19:1-10 引 言: 人子耶穌來到耶利哥城,必須經過那棵桑樹,因為祂要尋找、拯 救一個失喪的人,就是爬在那棵桑樹上的稅吏長撒該。 生命的功課: 1. 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的原因:一個完全出人意表的自我邀請 2. 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的結果:一個讓人喜出望外的生命改變 a.接待耶穌帶給生命必然的改變 b.接待耶穌帶給生命立刻的改變 生命的實踐: 讓耶穌進入你的心中,更要讓祂成為你生命的主人,讓祂為我們 的生命帶來不可思議的改變。
Preacher: 陳寶聲牧師 | Series: 2016 主日講道 經文:路加福音15章 耶穌用了幾個比喻去回答法利賽人和文士對祂的批評。 我們看到這些人與耶穌的不一樣: 法利賽人和文士是那些 「仗着自己是義人, 藐視別人」( 路加福音1 8 :9) 、將自己 與別人隔離的人; 而耶穌卻是「稅吏和罪人」願意靠近的 人。耶穌來, 「為要尋找、拯救失喪的人」( 路加福音 19:10) ,在祂那裡可以得著寬恕和接納,從祂身上流露出一 種用人的思維『沒法理解的愛』。 1. 一種愈來愈嚴重的損失 a. 羊的迷失和錢的失落 b. 親生兒子的背離…
Preacher: 陳寶聲牧師 | Series: 2016 主日講道 一種不離不棄的愛 經文:哥林多前書13:4-8;以賽亞書49:15 甚麼是愛?怎麼去愛?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對愛的詮釋,第一個 的描寫就是「恆久忍耐」,這一定是愛的品質中的首要。 1. 一個擬人化愛的描繪 2. 自私自利是愛的最大敵人 3. 恆久忍耐不是無奈消極的寬容 4. 恆久忍耐是貫穿愛的中心動力 5. 信心使我們可以恆久忍耐地去愛 6. 謙卑使我們可以恆久忍耐地去愛 7. 愛是恆久忍耐因為神的愛是永恆的愛 總結:恆久忍耐的愛是不隨便的離開,不輕易放棄,惟有用神的愛 去愛,就能不離不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