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 言: 出埃及、經曠野、進迦南,是神帶領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家到迦南應許之地的三個階段,整個過程長達 40 年之久,其中在曠野的時間就佔據了 38 年,為什麼會這樣?這 40 年的曠野經歷,對於這些生在曠野、長在曠野的第二代以色列人來說,他們學到了父輩們失敗的教訓了嗎?他們從摩西的教導中學到了神的心意了嗎?這就是摩西在本段經文所要教導以色列人的功課,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屬靈功課。 一、記念摩西的誡命,知道神的初心 (8:1) 二、記念曠野的試煉,知道神的管教 (8:2-5) 三、記念迦南的美好,知道神的恩典 (8:6-10) 結 語: 我們需要保持屬靈的記憶力,不能在遺忘中反復打轉、循環而沒有長進。願我們在各樣的人生和屬靈經歷中,不斷認識神、也更加明白神。
引 言: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,我們是君尊的祭司,以服事為祭獻給神。作為 服事神的人,我們當然十分渴望在各樣的服事中都能夠有神的帶領,即 我所做的都是神吩咐我做的,神吩咐我做的我也都願意去做,就好像使 徒行傳中安提阿教會那樣,人與神互動密切,可謂之心領神會,給我們 在教會事工發展上樹立了美好的榜樣。 一、服事要能同心合一 (13:1) 二、服事要有聖靈引導 (13:2) 三、服事要有順服的心 (13:3-5) 結語: 願我們所做的服事,都能清楚明白聖靈的帶領,都能順服聖靈的指 引,都能經歷聖靈的恩膏。與神同工不是夢,心領神會服事主!
引言:本段經文是聖經裡面 有關群體關係最精彩的故事之一。在這個故事中,我們關注的焦點 常常是神學性的,但這個故事也是一個關於教會、團契和友誼的榜樣,是值得我們來學習和反思的。 大綱: 一、在團契中建立深厚的友誼 二、在團契中擺脫現實的絕望 三、在團契中衝破環境的攔阻 四、在團契中戰勝他人的質疑 五、在團契中完成自我的突破 結語:在團契(或小組)中,只要有人為其成員的益處不求回報、不計代價地委身,並且付諸行動,我們就能經歷真實而美好的基督徒群體關係。在這樣的團契中,我們突破環境、相互扶持、戰勝自我、建造生命。願我們都在這樣的團契中,也都在建造這樣的團契。
引言: 掃羅王是以色列的第一位王,曾經歷極其榮耀的 時刻,但他也是一位被神厭棄的王,不斷悖逆而不肯回轉。 陽光之下無新事,掃羅可能是我們每個人的影子,讓我們 從掃羅身上學習靈命成長的功課。 一、關於「不」的問題 二、掃羅對神:順理成章的「不」 三、掃羅對人:難以啟齒的「不」 四、掃羅與我:自我靈命的反思 結語: 願我們每個人都從掃羅身上得到借鑒,不重蹈覆 轍;願我們能更新自己的生命,不斷地突破自我,成為合 神心意、誠實無愧的僕人。
引言:在舊約時代,祭司藉著獻祭的過程來服事神和百姓;在新約時代,我們都成為君尊的祭司,我們的服事也是在向神獻祭。如何確定我們所做的服事、所獻的祭是神所喜悅的?什麼樣的祭才是神喜悅的祭?什麼樣的服事才是神喜悅的服事? 大綱: 1. 獻祭要得神的呼召(21:18-19) 2. 獻祭要付人的代價(21:20-25) 3. 獻祭要討神的喜悅(21:26-27) 結論:我們每個人都願意向神獻祭,但我們並非都明白神的心意,愿我們手中的服事成為神喜悅的祭物,更愿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在神眼中都是合神心意的活祭,不但討神的喜悅,更成為別人的祝福和福音的見證。